特朗普最近估计愁得睡不着觉,原本还盼着 10 月底 APEC 峰会上能跟中方谈成点事儿,尤其是在大豆贸易上能有突破,毕竟美国农民还等着中国订单过日子呢。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巴掌 —— 中方不仅到现在一单大豆都没买,还接连出了反制大招,先是搞了 4 条出口管制政策,这不,10 月 10 号又来个狠的,中国交通运输部直接发公告,说从 10 月 14 号开始,要对美国的船舶收 “特别港务费”,这一下可把特朗普政府给打懵了。
其实这事儿不能怪中方下手狠,都是美国先挑起来的。早在今年 4 月 17 号,美国就搞小动作,说要针对中国的海事、物流和造船业搞 301 调查,还宣布从 10 月 14 号起,对中国企业拥有、运营的船舶,还有中国造的船加收港口服务费。
美方嘴上讲是为了 “纠正不公平竞争”,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造船业发展好,想通过加费的方式,让中国海运成本上升,削弱咱们的竞争力。要知道,现在全球造船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都在中国手里,美国自己造船业早就不行了,2024 年全年商用船产量还不到 10 艘,连中国一个月的产能都赶不上,而且造一艘船的成本是中国的 3 到 5 倍,新船报价也比咱们高 40% 以上,自己没本事竞争,就玩这种歪招。
展开剩余76%中方当然不能惯着这种行为,既然美国先动手,那咱们就对等反制。这次收的 “特别港务费”,可不是随便收收,规则定得明明白白。首先得搞清楚,哪些美国船要交费?只要是美国企业、个人或者组织拥有的、运营的船,挂着美国国旗的船,在美国造的船,还有美国资本持股超过 25% 的企业旗下的船,只要敢靠中国港口,都得交这笔钱。想通过 “换旗”“找人代持” 这种把戏躲过去,门儿都没有。
再说说收费标准,那也是一步一步往上涨,分四个阶段来。从 10 月 14 号开始,每吨先收 400 块人民币;到了 2026 年 4 月 17 号,就涨到 640 块;2027 年 4 月 17 号再涨到 880 块;等到 2028 年 4 月 17 号,直接飙到 1120 块每吨。
别觉得这钱不多,咱们来算笔账,一艘 10 万吨级的大船,现在靠一次港就得交 3500 万,要是到了 2028 年,一次就得交 1.12 亿,这可不是小数目,真金白银的成本增加,美国航运企业能不心疼?而且还有两个特殊规则,同一艘船一个航次挂靠多个中国港口,只在第一个港口收钱,后面的港口就不收了;另外,同一艘船一年最多收 5 次费,也算是给美方留了点余地。
中方敢这么做,背后是有实打实的实力撑着的。现在中国造船业在全球那可是绝对的老大,2023 年造船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,2024 年新接的订单占比 61.4%,2025 年上半年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里握着的订单量,按修正总吨算,分别占全球的 47.2%、64% 和 57.6%,这三项指标连续 16 年都是全球第一。
而且像 LNG 运输船、超大型集装箱船、豪华邮轮这些技术含量高、附加值也高的船型,咱们也实现了全面突破,国产化率超过 90%,换句话说,在海运设备这块,别人想替代中国根本不可能。全球 95% 的集装箱是中国造的,美国港口 80% 的岸桥起重机也来自中国,中国船队的商船吨位占全球 19.1%,而美国才 1.54%,这么大的差距,美国想跟咱们掰手腕,确实有点自不量力。
这次中方收港务费,影响可不小。对美国航运企业来说,成本一下就上去了,比如美国的美森轮船,旗下 10 万净吨的船,2025 年一年就得额外多花 2 亿,到 2028 年得涨到 5.6 亿,而他们 2025 年二季度净利润才 6.8 亿,这费用差不多要吞掉三成到八成的利润,日子能好过吗?不光是航运业,美国的农业和能源行业也得跟着倒霉。
美国大豆、液化天然气出口全靠海运,还高度依赖中国港口,这笔额外的港务费,最后肯定得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,本来美国通胀压力就大,这么一来更是雪上加霜。还有汽车行业,全球一半的汽车运输船订单都在中国,船要交更多费,进口车成本涨了,美国老百姓买车又得多花钱。
对全球供应链来说,中美这来回的收费,也引发了连锁反应。有咨询公司算过,光美方收的费,到 2026 年就能让全球航运企业多花 85 亿美元,再加上中方的反制,成本压力更大。像沃尔玛、亚马逊这些美国零售巨头,已经开始调整供应链了,打算把从中国进口货物的运输比例从 65% 降到 50%,转而去越南、墨西哥这些地方中转,结果运输时间变长了 3 到 7 天,效率也降了 15% 到 20%,最后这些成本还是得消费者买单。国际航运协会还预测,要是这摩擦一直持续,2026 年全球贸易增速可能得降 0.3 到 0.5 个百分点。
其实中方这次反制,也不是没给美方留谈判的余地。收费分阶段涨,就是给特朗普政府留出调整政策的时间,要是美方愿意取消对中国船舶的歧视性收费,中方也会同步终止特别港务费的征收,还提议 11 月在新加坡谈一谈海事方面的事。可现在特朗普政府麻烦事儿一堆,国内农业州、港口州还有物流企业都在施压,政府还面临停摆和预算危机,想跟中方谈出成果,难度可不小。
而且中方这次可不是只靠收港务费这一招,还出了组合拳。9 月 25 号商务部就把 3 家美国实体列入了出口管制名单,之前还搞了稀土管制,在贸易上也暂停买美国大豆,转而去买阿根廷的高粱,航线方面还在开发北极航道,减少对单一航线的依赖。这一系列操作,都体现出中方应对美国贸易打压的战略韧性,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有长期规划的 “持久战” 思维。
总的来说,中方这次对美船收港务费,就是要明确告诉美国:想通过施压让中国让步,门儿都没有!咱们有实力、有规则意识,也有执行力,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时候,绝不会手软。接下来就看特朗普政府怎么选了,是继续硬扛,还是务实谈判,毕竟时间可不等人。
发布于:江苏省股票可以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